党性包含着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深厚感情,而情感的变化有其特殊规律

共产党人的党性,包含着对党和人民的深厚感情,而情感的变化有其特殊规律。正因为如此,才赋予红色教育一种特殊的教化作用,即:在红色教育过程中培育、濡养“人民心”这颗共产党人的赤色信仰。

马克思主义首先是一种立场。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要“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从根本意义上说,党性就是人民性,就是党员真正视人民为心目中的“上帝”,真正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立场实质上是一种价值取向,而一个人的价值取向是由需求结构、而非认知所决定的。许多人也承认人民的主体地位,也愿意为老百姓多做点事。可每每处理实际问题,还是把个人及亲朋好友的利益摆在首位。用时尚的语言表述,就是“发心”不对:不是为社会、为集体、为大多数人,而是首先考虑自己及少数人。什么道理都懂,理智上也承认,可就是“看得破,忍不过;想得到,做不来。”由此可见,要想增强党性,不能只是提高认识,更重要的是切实改变人的需求结构。

人的需求结构是在先天类本能的基础上,通过反复强化而形成的。一般来说,哪类需要满足得多,其在需求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就会增大。沉溺物欲的人物欲强,迷恋女色者色胆包天。同样,雷锋式的共产党员也是在学雷锋、做好事的实践中培养出来的。鼓励党员多做事、做好事,事成之后通过正反馈加以强化,有助于改变人的需求结构,进而改变人的价值取向。

需求得到满足后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为党的事业付出得越多,为人民群众服务得越好,对党的事业的情感、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就会越来越深、越来越好。而这种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感情,是一个人党性最直接的标志。感情不受理智控制,形成及转变会有一个过程。要培养出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情感,是非常不容易的。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曾谈到个人思想感情的转变过程。习近平总书记从陕北梁家河七年的插队生活,学到了什么是实际、什么是群众,最终成长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每个人都有情感记忆。多数党员同志都有为人民服务得到积极回馈的经历。唤起党员干部心中最美好、最神圣的记忆,是党性教育、或者说是红色教育的重要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不能引发学员情感上的变化,党性教育、火红色教育就是失败的。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社会推崇精英教育。各级党政机关中“三门”干部不少,许多人的生活经历及个人情感离普通老百姓太远。让这些从小靠个人奋斗一路打拼上来的“精英分子”,反过来为普通老百姓服务,而且还得全心全意,凭什么?显然,如此尖锐的问题不从根本上说清楚、想明白,任何关于理想信念的说词都是无效的。

党性对党员干部提出很高要求,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难以达到。可身居高位者,有时又必须把这些要求挂在嘴边。久而久之,难免出现表里不一、言行不一的“两面派”、“两面人”。十九大报告特别强调,“坚决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也是因为这种情况已成为当前党员干部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两面派”、“两面人”现象最可怕、最危险。一个人没有信仰不要紧,可以慢慢来,就怕明明没有却装成有的样子,甚至自欺欺人。中国古代讲人格修养,首先强调一个“诚”字,最反对“乡愿”,认为“乡愿,德之贼也。”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再三倡导党员在组织生活中要讲“真话、实话、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