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有网友把方方与“跑步姐”、“恨国党”、“空气女”放在一起,戏谑为2020年新“四大美女”(真实姓名略)。方方和“跑步姐”、“恨国党”都与这次疫情有关,而“空气女”则是2017年美国马里兰大学的毕业生,她在毕业典礼上吹捧美国空气都是香甜的,贬损家乡昆明的空气有毒而不堪忍受。方方与这三位混迹在一起,确实有些掉价,毕竟年龄和声望都不属同类。方方还是前湖北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本应受人尊重,可不承想由于60集《方方日记》,跌入网友戏谑吐槽的窘境。
前一段时间,据观察者网消息,由于国人反应强烈,德国出版社撤回《方方日记》封面设计,发行时间也推迟至今年6月份。该出版社也许良心发现,等一等看看势头再发行,有利于冷静下来澄清真相思考问题。截止4月29日,美国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逾100万例,德国也好不到哪去,超过16万例。如此惊悚的数字,还试图把罔顾事实的《方方日记》当作抹黑贬损中国的工具?除非是脑子进水或者神经错乱(别忘了中国人口数量和密度要大得多)。但也不排除6月份《方方日记》发行时,还会出现什么更加狠毒的“幺蛾子”,反正我们对某些西方政客媒介的职业操守不必抱太多幻想。
其实方方并列新“四大美女”根本不冤,她们的共同点,都是其言行被西方政客、媒介所利用,授人以抹黑、诋毁、甩锅中国的口实,有损于祖国的形象和尊严,背离大众的认同和良知。其中《方方日记》在国外发行的危害性最大,且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欺骗性。
一、方方不合时宜的“固执己见”让人错愕。全面认识方方缘于《方方日记》,即在这次战疫过程中,她写的那些文字瞬间在互联网上弥漫开来,“网红”的速度堪比李兰娟院士。只不过李院士是奔波在抗疫一线,为国家献计献策,为救人劳心劳力。而方方女士只是宅在家中怨怨艾艾,用那支秃笔写一些家长里短,道听途说。那些天,全民战疫正酣。当每天攀升的感染数字让人心焦;当武汉人民做出牺牲让人敬佩;当“最美逆行者”的事迹让人泪目;当重病患者不幸逝世让人伤痛,每天空气里几乎弥漫着一个字“急”!面对新冠病毒的肆虐和威胁,理应以生命为上,救人为先。在国家危难之际,稍有点道德良知,就应放下个人恩怨,与民众共同抗疫,传播正能量。然而此时,“方方日记”却偏偏跳出不协调字符,冒出那些片面、虚假、怀疑、狭隘、抱怨的“碎碎念”,顿时让人倒了胃口,感到突凸和反感,干扰了人们抗击疫情的心境。面对网友的批评和质疑,方方还怒气回怼:“日记之所以能写到60篇,完全是‘极左人士’给逼的。”俨然把自己说成是“真理的卫道士”,其偏执型人格可见一斑。殊不知此刻方方已经走到了战疫民众的对立面,她那些所谓的正义感,只不过是想谋求个人私利,希望趋疫露脸、出名而已。其居心不纯,明眼人一看便知,于是“日记”国内不能出版,就依然决绝地在国外发行,不惜消费民众的伤痛和情感也要发笔“国难财”。为此,还给自己找个似乎合理的借口:“我相信一个强大的国家不会一本书的出版就坍塌掉,一个自信的政府也不会因为一本书就无端地指责作家。2020年及以后的人民生活状态取决于本国与各国政府对待新冠病毒的方式,而非一本小小的方方日记”,她好似犯了错决不悔改的“小娇娘”,以为这样就可以蒙混过关,逃脱对祖国背信弃义、向西方投怀送抱的谴责,忸怩装纯的丑态无以复加,让人难以置信。
二、方方居高临下的“左倾标签”显露真容。方方是前湖北作协主席、著名作家,拥有亮丽的头衔,再加上力挺方方之人以“文明灯塔”、“当代鲁迅”等奉迎。如果谁要有不同看法和反对意见,方方和粉丝们必为你贴上一枚“极左标签”,以“文革余孽”、“小红粉”等回怼。方方似乎站在文坛制高点,居高临下享受着拥趸们的点赞;让批评者自惭形秽,怀疑自己文学素养是否达到欣赏“方方日记”的水平。直到有一天,有位16岁中学生给“方方阿姨”写了封言辞凿凿的信,这位中学生就象安徒生童话中揭穿“皇帝新衣”的那位英俊少年,让方方自命不凡、颐指气使外表下的思想落伍和用心不良赤裸暴露。对此,方方居然没有一点惭愧,她在日记里告诫中学生:需要清除头脑中的“极左”流毒,文化大革命中的我们就像今天的你们。她毫不掩饰地说:“十年,或是二十年后,有一天,你会想起来,哦,我那时好幼稚好下作呀。因为那时的你,可能已是一个全新的你。当然,如果你走的是一帮极左人士指引的路,你或许就永远没有答案,并且终身挣扎在人生的深渊。”也不知方方这种成熟不幼稚、高贵不下作的心态从何而来,这位中学生只是针对“方方日记”中的虚假信息谈了个人看法。而方方却自视为人生导师,以一个反“左”人士的成功经历予以警示。方方之流如此这般谁有反对意见就打压谁,谁说声不对就抨击谁,实际上不就是扛着所谓反“极左”大旗,却干着极左的营生?相信方方这些歪理邪说不会对中学生产生负面影响。从网络上批评《方方日记》的人群来看,大部分都是80后、90后、00后的年轻人,他们没有经历过方方日记中的“极左”年代,也不会顾及所谓公知大V的人生价值,他们是这次战疫的亲历者、主力军,是一线的医务人员、志愿者,军人和警察,他们只相信事实,不容战疫成果被人说三道四,不容见危授命、勇敢逆行的业绩被人肆意践踏。方方背离事实的日记只能被这些年轻人围猎,遭到有正义感的后生们唾弃。尽管方方歇斯底里,狂躁怒骂也占不到任何便宜和毫无意义,文化的代沟尽显其思想老旧、言行落伍、性格孤傲。就像方方回怼那位“凯申物流总经理”那样,只能成为“紫光阁用地沟油”、“东风快递是国企”式的笑料。作为曾经担任作协主席的方方,是祖国这片文学沃土哺育了你,难道就没有一点悔过之心,就没有一点撤回《方方日记》国外发行的念头,就没有一点要被这个蓬勃发展新时代淘汰的恐慌感。
三、方方逻辑错乱的“思维定式”有失道德。思维定式来源于人的过往经历,是一种非良性的思维积累,让人习惯性地因循守旧和照搬经验。方方的作品主要是小说,小说本身有虚构和想象的空间。据说方方的小说《软埋》,是避开所有杂事,在深圳安静的海边写成,故事的原型是她好友的母亲。方方也因《软埋》获得路遥文学奖,后来由于该小说有违史实被列为禁书。在此次战疫期间,方方故伎重演,仍延续着过去写小说的逻辑思维,在湖边那个安静的别墅里,收集一些亲朋好友传递过来的信息,充分发挥个人想象力,凭主观臆断写《方方日记》。据网友统计,日记中出现的“听医生朋友说、听到、告诉”之类的词汇就多达几百余次。此时方方不在抗疫一线,对接收到的“二手信息”根本无法甄别和筛选,完全违背文学基本常识,把“纪实”当作“小说”写,于是就有了“阳台上敲锣人的无助”、“一地无主手机的悲惨”等断章取义和胡编乱造的文字。方方这种“春秋笔法”,故意把失误写成了失败、悲壮写成了悲惨、开头写成了结尾、个别写成了全部、细节写成了主流、谣言写成了实情的目的,高度疑似是在私欲膨胀下,为下一部小说积累素材。正如方方在日记中公然煽动:“民间写手,组成团队,寻找到那些丧亲者们,帮助他们撰写出自己亲人寻医以及死亡的过程。当然,成立一个网站,分门别类,将这些记录挂上则更为方便。如有可能,出版数本记录文字,也很必要。”如此迫不急待地消费民众的苦难,其居心叵测,有失人伦道德。
四、方方抱残守缺的“认知失调”形成锢疾。心理学有个“认知失调理论”,该理论认为,当人的认知与现实相悖时,就会产生不适感,出现心理紧张。此刻一部分人可以改变认知,重新适应环境;而另一部分人则难以改变,只能无视现实、固执己见、抱残守缺。综观方方在疫情中的表现显然属于后一种,她仍然沉浸在过去所谓伤痕文学带来的快感和成就,经常以反“极左”的面目出现,观点中带有明显的二元对立思维,价值观仍停留在中国那个“贫弱”和需要启蒙的时代,以至狂粉们把方方堪比“当代鲁迅”。他们似乎不翻箱倒柜地捏造点“国家的苦难、体制的落后、人民的悲惨”,就不会好好说话。在这次疫情中,方方之流对中国政府和人民所做出的贡献和取得的成果视而不见,而对西方政客、媒体、境外反中势力的造谣抹黑却奉为圭臬,成为他们看世界、想问题、做事情的基本依据。借用方方日记中的话:“检验一个国家的文明尺度,从来不是看你楼有多高、车有多快,不是看你武器多强大、军队多威武,不是看你科技多发达、艺术多高明,更不是看你开会多豪华、焰火多绚烂,甚至也不看你有多少游客豪放出门买空全世界。检验你的只有一条:就是你对弱势人群的态度!”如此来推理方方看待此次疫情的思维逻辑,她是“从来不看”战疫所取得的成果。比如,国家的应急动员能力;所有病患一视同仁全部免费治疗;4万多名医务人员驰援武汉;各类医疗设施设备及时到位等等,这些都可以一概忽略不计,甚至方舱医院医护人员对病人的亲情服务也只是“冷笑话”,在方方眼里只有“火葬场运尸车上成摞的尸体”。古人曰:“想他每无恩义,本性难移。”方方这种长期形成的偏执、刻薄、孤傲、阴暗的心理锢疾很难改变。当前国家正处危难之际,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网络舆情,承受着外界莫须有的诋毁和诬蔑。这群成天叽叽喳喳、喋喋不休的方方们,客观上已经成为反华势力打压中国的工具,如果任其发展形成蔓延之势,必像“病毒”一样,侵蚀人们思想,损害国家利益,扰乱战疫布局。这绝对是“病”,同样得治!
(作者崔强:原总参61467部队政治委员,大校军衔,现为中国管理科学学会红色管理研究所研究员。本文经作者授权在中闳教育首发,转载需注明出处)
信息来源:中闳教育网
责任编辑:书怀